主页 锂电池知识

锂电池VS燃料动力锂电池

认证证书
280AH-CB
GBS-CE
CATL-UL
客户评论

朗凯威锂这个12V锂电池,发货快,商家充电器也好。插在户外广场 舞音响上,即又可以跳广场舞或交谊舞了,使用真方便,锂电池组强劲有力,充足后比原有音响自带的电池组,时间上 用得,更长更久,价廉物美,是正品锂电组,我喜欢,主要 是为了防止音响原带干电池组,突然电用完,让朋友们扫兴,故而备之。

—— 来自广西地区的李阿姨

在网站找到朗凯威三元锂3.7V电池,购买之前也是充满者不确定,担心小公司锂电池的质量和售后问题。但是怀着忐忑的心里还是决定打电话询问下锂电池价格,不买也没事,没想要客服很专业,销售给出的价格也很低,收到公司产品之后很耐心的讲解怎么使用,电池质量也没有问题,很愉快的网上购物~~~

—— 来自江苏地区的王经理

之前都是采购国内大厂设备偶尔在国外市场看看,通过网上发现咱们国内还有一家朗凯威锂电池生产厂家让我眼前一亮,购买前很担心锂电池的续航能力担心质量问题,到货之后发现它的安全性让你特别放心,合作很愉快期待下次!

—— 来自云南地区的杨先生

朗凯威是我多年来一直回复的合作伙伴之一。其他一些供应商经常更换销售人员,但朗凯威没有这样做

—— 来自美国的Adam

我对我们在深圳与LFP电池公司的Elsa的会面有着美好的回忆,并对你们公司日益壮大的规模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们都是直率且诚实的人,这是最重要的价值观,所以我相信我们能够在未来有很好的合作或交流。

—— 来自意大利的Palombo

锂电池知识

锂电池VS燃料动力锂电池

相关于锂离子电池模块,燃料动力电池系统(PEMFCsystem)的安全性评价有很大不同。PEMFC的安全性评价重要是针对PEMFC电堆和储氢系统这两个部分,而且都与氢气直接相关。


PEMFC电堆的安全性:PEMFC电堆是很多单电池按照压滤机方式组装起来的,电堆只是氢气和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它本身并不储存能量,这跟常规二次电池是很不相同的。PEMFC电堆的安全控制重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电池组的保护,要在检测到电压和温度异常之后,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切断氢气和空气的供给,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另外一方面是氢气的监控,这是重要的安全隐患。Toyota和Daimler-Benz对其FC-EV的综合测试结果表明,即使在工作状态下对电堆进行穿刺短路,都不会引起电堆火灾和爆炸发生,这重要是因为电堆内部氢气的量并不大,而且氢气/空气可以迅速被切断。针对电堆本身来说,氢气的泄漏点重要有两处,一处是在氢气供给接口,另外一处是MEA的层叠间隙处。当前的氢气传感器技术不论是在灵敏度还是可靠性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可以保证控制系统在极短时间内切断氢气气路,从而防止氢气在动力舱的积累。


储氢系统的安全性:PEMFC系统最大的安全隐患在于储氢罐。目前FC-EV普遍采用的是玻璃纤维/碳纤维增强超高压铝瓶储氢,压力可以高达700bar。氢气储存量取决于铝瓶的容积和数量,目前几大汽车公司的FC-EV普遍装载5-10Kg的氢气,可以满足350-500Km的续航里程。一般而言,氢气的爆炸体积范围在13-59%。那么就要分析在何种情况下氢气会泄漏以及泄漏后可能引起的爆炸问题。


锂电池.jpg


关于储氢罐而言,最大的安全隐患是当气瓶在外力用途下发生破损而引发的氢气泄露。电堆自身或与车身金属件之间的碰撞摩擦可能出现火花而引爆泄漏的氢气。因此,如何防止储氢罐不因外力而受到破损,以及破损以后如何防止氢气爆炸,是FC-EV的最关键安全性考核因素。目前广泛使用的700bar高压铝瓶,国际上已经有数千次的加压/减压测试记录,应该说在抗应力疲劳方面是过关的。为了防止外力损伤,国际几大汽车公司普遍选择将储氢罐放置在后排座椅下面或者后背这个汽车上相比较较安全的部位。一般气罐旁边、驾驶室和动力舱都安装了氢气传感器在线检测氢气浓度,储氢罐还安装了应急排放阀,以降低破损以后氢气的积累。一般而言,燃料动力电池汽车只有在遭受重大交通事故或者应力疲劳导致储氢瓶破损氢气泄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引发诸如爆炸这样的重大安全问题。通常,氢气泄露积累到爆炸下限浓度要数十秒的时间,在氢气传感器的警报下乘客有一定的逃离时间。氢气的特点是非常轻泄漏之后迅速上升,只要通风良好在开阔的马路上一般不会发生爆炸危险。笔者这里要指出的是,人们关于氢气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日本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汽油车和氢燃料动力电池汽车分别创造燃料泄露和着火条件下,3秒时汽油车下方漏油着火,而氢气则是迅速冲高在汽车上方着火。一分半钟以后燃料动力电池汽车的明火已经熄灭,而汽油车火势正旺最终烧得只剩车架(如上图所示)。德国BMW、Daimler-Benz和我国汽研中心等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也都做过氢燃料动力电池的碰撞、泡水、跌落实验,储氢罐的碰撞和灼烧试验以及燃料动力电池汽车整车的碰撞试验,均未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当然,不管是锂电纯电动汽车还是燃料动力电池汽车,安全性问题都要在量产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测试和数据采集,才可能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大型锂离子动力锂电池的BMS安全监控重要是依据电芯温度和电压/电流的变化,从我们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热失控都是链式放热产气化学反应,也就是说留给BMS的控制时间极其短暂。而燃料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隐患则来自氢气。本质上来说,PEMFC电堆的安全问题重要是物理过程(氢气泄露与控制),而锂电动力锂电池则是化学过程(链式反应)。实事求是而言,不管是燃料动力电池系统还是锂离子动力锂电池,发生安全性事故的后果都是极其严重的。但是假如仅仅从控制的角度而言,笔者个人认为,燃料动力电池在安全性影响因素的控制方面难度要低于锂离子动力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jpg


2.2 能量密度的瓶颈


当前,纯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所面对的第一大障碍,就是里程焦虑的问题。关于纯电动汽车而言,其续航里程是由动力锂电池系统所能够释放出来的电能决定的,因此动力系统的能量密度就成了制约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决定性因素。


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BMW的计算表明,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可接受的最低实际行驶里程是300Km(大约是目前普通轿车油箱满油续航里程的一半),假如在保持动力锂电池系统的重量跟现有普通家庭轿车的发动机+油箱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动力锂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要达到250Wh/Kg的水平,也就是说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要达到300Wh/Kg。那么目前的锂电体系,在满足安全性、循环性和其它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其能量密度能否达到300Wh/Kg呢?


发布时间: 2023-08-18 10:34:36 >>资讯列表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